中国互联网平台近期掀起一波由单身女性主导的「非婚生育」浪潮,她们不再将婚姻视为育儿的前提,并且越来越多女性在小红书、微博等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当妈的故事,主动选择抛开婚姻制度,靠自己抚养孩子,成为一种新的母职实践方式。
去父留子:不结婚也能当妈妈
在社群平台上,一名创业者彭女士写下:我更相信——孩子不需要一个“在场但失能”的父亲,远远不如一个清醒、有能力的母亲;另一名用户陈女士更直言:这不是被谁抛弃,是我主动选择去父留子。
这些公开发言,代表部分女性已将生育视为个人选择,而非婚姻附属。
在过去,中国对于未婚怀孕与非婚生子抱持非常负面的评价,然而,近年来这种禁忌正在快速松动,非婚生育者反而在网路上公开身份、讨论权益。
这股风潮的出现,也伴随着对传统家庭结构的质疑,越来越多人认为,比起让孩子未来在形式完整但功能失衡的家庭,更需要关注孩子是否在有爱与稳定的环境中成长。
图片来源小红书
家庭重组:出现非传统家庭模型
除了个人育儿,部分单身女性甚至开始探索新的“共育模式”,例如有单亲妈妈合租带娃、共同分担开销,企图在亲密关系之外建立支持系统,虽然这些合作关系面临经济与情感的考验,但也展现出对「家庭」定义的实质挑战与重构。
有单亲妈妈雯雯(化名)曾与朋友搭伙共育,她说:比起和男人凑合过日子,我更愿意和理念契合的女性一起育儿。
这些经验也成为女性在传统之外寻求生活选择的新途径。
图片来源www.pexels.com
公众人物未婚生子亦备受支持
37岁的保养品企业家叶海洋,2017年她在美国生下第一个孩子。四年后,她赴俄罗斯通过试管婴儿成功怀孕。2024年,她又在美国生下了一对双胞胎。因时常在社群分享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的动态,这也使得叶海洋成为「去父留子」这股风潮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图片来源:微博@叶海洋Gavin
2025年1月,艺人吴映洁(鬼鬼)无预警宣布自己已育有一女,选择不公开孩子父亲身分,消息一出迅速登上各大媒体版面,虽然留言有好有坏,但也有大量正面留言:「自己当妈妈也很好」、「女性拥有选择生育的自由」等,显示社会舆论对非婚生育的态度正产生明显转变。
社会学者与妇女权益倡议者普遍认为,单亲生育现象反映,在传统家庭逐渐无法满足现代需求的情况下,更多元的家庭形式,或许才是未来的出路。一名学者更指出:真正的少子化解方,不应只是让人去结婚生子,而是让人愿意、能够安心地生育与养育,无论是否进入婚姻。
需加强:单亲的福利支持网
尽管随着女性收入增加、性别平权提升,部分女性能无忧地单独扶养孩子,但就如其他国家的单亲妈妈,中国绝大多数单身女性的收入都相对较低,仍然依赖法规与体制的支持。
一位致力于女性职场权益案件的律师指出:如果缺乏适当的育婴假,单亲母亲就无法生存,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。
除此之外,婚外生育的妇女,依然面临难以获得政府职位等差别待遇和歧视。
不过,当少子化危机愈演愈烈,中国社会对未婚妈妈的包容度预计将持续上升。
家庭面貌的变化,代表社会态度由保守转向开放,即使初衷是为了未来劳动力,也无意间让妇女从传统婚姻枷锁中喘一口气。
资料来源|知乎、微博、BBC、小红书
【声明】
1.本文旨在科普辅助生殖医学知识,交流分享,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,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2.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