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与男性生育
糖尿病(简称DM)是当下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(NCD)之一。国际DM联盟的数据显示,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高达3.7亿,其中 80%分布在发展中国家。
预计到2030年,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接近5.5亿。不断扩大的男性糖尿病人群与持续下降的男性生育能力之间,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?糖尿病究竟会对男性精液质量和生殖健康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呢?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!

(图片来源www.pexels.com/)
勃起功能障
影响血液供应:糖尿病会对阴茎动脉的舒张功能产生不良影响,导致流入阴茎海绵体的血液量不足。如此一来,阴茎便难以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硬度,进而严重影响性交的质量与双方的满意度。
损害神经与内分泌功能:糖尿病还可能对神经传导和内分泌功能造成损害,这种损害会进一步加重勃起功能障碍的程度,形成恶性循环。
射精障碍
精液量减少:糖尿病会对睾丸的生精功能产生负面影响,导致睾丸血液供应不足,同时还会干扰附属腺体的正常分泌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精液量明显减少。
射精困难:神经损伤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,它会致使盆底肌肉收缩的协调性下降,同时影响尿道内括约肌的正常功能,最终导致射精困难。
逆行射精:神经病变会干扰膀胱颈的关闭功能,在射精时,精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外,而是逆流入膀胱,造成逆行射精。
性激素水平变化
睾酮水平降低:睾酮对大脑性中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,当睾酮水平降低时,男性的性兴奋性和敏感度会显著下降。同时,多巴胺的减少也会导致性欲降低,影响正常的性功能。
心理因素影响:糖尿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,还可能引发负面情绪和自卑心理。这些心理问题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性欲,对生殖健康产生不利影响。
精子生成受损
糖尿病会改变睾丸内的微环境,这种改变会影响精子的成熟过程。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引发精子细胞内的氧化损伤,干扰染色质包装和顶体形成,导致成熟精子的数量减少,精子浓度也随之降低。
精子活力下降
活性氧是精子活力下降的“元凶”之一。它会氧化精子膜脂、蛋白质以及细胞核与线粒体DNA,导致膜通透性改变、钙超载、酶失活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异常。这些变化会引发精子活力下降、受精能力降低,甚至可能导致后代发育缺陷。
精子DNA受损
高血糖会通过氧化应激等途径对精子DNA造成损伤。这种损伤会降低精子的受精能力,阻碍胚胎的正常发育,还会大幅提高配偶自然流产的风险,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。
写
在
最
后

(图片来源www.pexels.com/)
研究表明,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水平,并合理应用抗氧化药物,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精子质量、提升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。
对于糖尿病患者群体,尤其是那些有生育计划、准备孕育新生命的男性,建议积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主动调整并优化自身的生活方式,如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等。若在生育方面遇到难题,必要时应及时向专业医疗团队求助,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生育能力,为新生命的诞生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【声明】
1.本文旨在科普辅助生殖医学知识,交流分享,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,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2.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