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0日,一直低调的陈紫函忽然登上了热搜,她在综艺《天声一对》中坦言为全心备孕她推掉所有戏约淡圈三年,每天往医院跑扎针做试管。
三年期间,她尝试了12次试管,平均3个月一次。频繁注射促排卵针、多次取卵手术不仅导致疼痛,还因麻药消退后疼到冒冷汗,好几次因为不适和失败在大马路上抱着老公大哭。
2018年陈紫函与小9岁的戴向宇结婚时,外界就关注“高龄生子”问题。尽管戴向宇从未催促,但陈紫函坦言:“我喜欢孩子,更怕辜负他的期待。”
12次试管意味着至少经历12次取卵(每次需10天以上促排)、数十次内膜准备和移植手术。医生曾建议放弃,但陈紫函坚持到“卵子库存耗尽前的最后一次尝试”。
不少人好奇:频繁做试管对高龄女性身体有何影响?高龄生育究竟面临哪些挑战?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高龄试管婴儿背后的关键问题。
为何高龄女性做试管难度大?
女性35岁后卵巢储备会直线下降,50岁左右卵巢内可用卵子已极少。即便通过药物促排卵,能长出的卵子数量少,且质量差,易出现“非整倍体胚胎”——这类胚胎无法正常发育,不能用于移植。
数据显示,42岁以上女性试管婴儿成功率仅30%-40%,最终能顺利抱娃的概率仅5%-10%。除了卵子问题,高龄女性子宫环境也不乐观,肌瘤、腺肌症、宫腔粘连、内膜薄等问题高发,即便好不容易攒够胚胎移植,也可能出现未怀孕或胎停育的情况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)
更关键的是,女性卵巢储备不可逆。卵子从出生起就每月减少,不像男性精液3个月能再生,一旦“仓库空了”,再先进的技术也回天乏术。就像池塘里只剩几条鱼,即便频繁“捕捞”(取卵),也难以满足需求,且“捞上来的鱼”(卵子)还未必能“做成菜”(形成可用胚胎)。
从社会伦理角度,高龄生育也面临挑战。若50岁左右生育,孩子18岁成年时,父母已近70岁,可能面临健康恶化、收入减少等问题,难以保障孩子的教育、成长,也无法充分履行抚养责任,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。
高龄试管可以提前做哪些准备?
1
调整情绪,开心养卵
我们的喜怒哀乐不仅仅表现在言语、表情上,身体激素水平也相应会受到影响。临床研究发现,夫妻之间的情绪变化和不孕不育有密切的关系,因精神紧张引发的女性不孕也有不少。
科学减压五步骤:
①怀孕是个自然过程,不要攀比
②营造愉快的孕育氛围
③运动减压健身 一举两得
④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
⑤每天练习自我放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)
2
营养膳食
备孕女性要提前3个月补充叶酸(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,改善卵子质量),可多摄入深绿色蔬菜,额外服用叶酸补充剂;补充铁元素(预防孕期贫血,支持卵子发育),可多摄入红肉、动物血;维生素D(调节雌激素水平,提升受孕率),可通过牛奶或多晒太阳补充;Omega-3脂肪酸(改善卵子质量,调节内分泌),可从三文鱼、鳕鱼、核桃等食物获取。
尽量戒烟戒酒,不吃生食及未煮熟的食物、避开高糖高油高盐食物、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因(每日超过 200mg,约等于1杯美式咖啡+1杯浓茶),可能降低受孕率,建议控制量,优先喝白开水、豆浆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)
3
避免外界刺激
香烟的毒性可以直接作用于卵子,使女性提早进入绝经期,长期吸烟更会伤害身体的整个激素系统,影响卵巢的功能。长期喝酒、失眠、饮食无规律会给女性生殖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,导致卵子质量和受孕能力双双下降。
4
避免经期性生活
经期性生活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,引发盆腔感染、子宫内膜异位等,降低卵子活力。所以,在经期应该尽量避免过性生活。
5
运动健身
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女性提高身体素质,确保卵子的质量。包括减肥和增加肌肉含量,改善内分泌,缓解紧张情绪。
因此,对于任何一个计划怀孕的女士而言,应该进行一段时期有规律的运动后再说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)
结语
目前医学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-35岁,这一年龄段女性的身体机能、卵子质量、受孕能力及孕期健康保障均处于较优水平,同时母婴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。
女性在规划职业、生活时,应同步考虑生育计划,若有生育计划就尽量避免因“拖延”留下生育遗憾。
【声明】
1.本文旨在科普辅助生殖医学知识,交流分享,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,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2.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。